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19-07-17 00:00
来源:甘肃新媒体集团·掌上兰州
父亲很早就因病过世了,民乐一中高三(29)班华雅诗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辛,但也过得最幸福。母女俩相互安慰、相互支撑,母亲拼命打零工挣钱养家糊口,华雅诗在学校拼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的艰辛付出。“我要阳光些,母亲就会很开心。”诚如华雅诗所言,她的身上充满了阳光和朝气。
7月12日,张掖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张掖市慈善协会秘书长赵文春与记者及民乐一中两位老师一行前往华雅诗与母亲的租住房走访。
华雅诗的父亲于2008年因病去世,当时年仅7岁的华雅诗对于父亲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在她的记忆中一直是与母亲相依为命。
半夜10点多,清冷的大街上,一位中年妇女一手拉着一名小女孩,一手挎提篮叫卖煮好的玉米,小女孩因为瞌睡而眼泪婆娑却又不敢大声哭闹。十几年前的这些场景,一直萦绕在李巧兰的心头挥之不去。场景中的主人公即是年幼的华雅诗和母亲李巧兰。
“逢年过节,别人是阖家团圆,而我与母亲只能紧闭大门害怕债务人上门。”华雅诗告诉记者,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借了不少外债,但最终也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父亲去世后,为了还债,母亲一天打好几份零工。在小学期间,母亲凌晨外出打工时只能将自己带在身边,跟着母亲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虽然很艰苦却也是最幸福的日子,因为妈妈把所有的爱给予了自己。
“看着母亲一人担起生活的重担时,我心中总是有些许埋怨。但母亲却告诉我,我还有妈妈,应该知足。相比一度没有父母的孩子来说,我并没有什么抱怨的,生老病死,人人无法避免,对于父亲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华雅诗告诉记者,从那时她突然明白,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不必哭泣、不必抱怨,要坚信苦尽甘来。
虽然没有父亲,但华雅诗童年生活却精彩无比。
李巧兰虽然看上去瘦小,但她却为女儿撑起了一片天。带着一副眼镜的华雅诗乐观文静,在母亲及学校的培养下,华雅诗一度成为学校的佼佼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小学开始,华雅诗就努力学习,“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年年获得,在班级担任课代表。步入初中 ,华雅诗也连任三年班长,“优秀班团干部”、“优秀课代表”等奖励也是一个不少。除此之外,华雅诗还获得了校级“最美孝心之星”称号和县级“美德少年”荣誉称号。进入高中,仍担任班长、课代表,且又获得了县级“美德少年”和“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今年高考中,华雅诗取得了文科504分的好成绩。高考结束后,华雅诗就在县城一家超市打工,原本打算打工挣钱买一部手机,以便大学期间能与母亲保持联系,可是天不遂人愿,刚打工半个月,华雅诗的左脸出现了一个小肿瘤,虽经过医院检查无大碍,吃药治疗即可,但继续打工已经不可能了。
“我坚信自己可以给母亲一个好的生活。”华雅诗最后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爸爸,但她却不感到孤独与无助,因为她有一位坚强伟大的母亲,她一定要以更加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母亲才会开心。
“等女儿上大学之后,我四处去打工为女儿挣生活费。”李巧兰告诉记者。
转自:甘肃新媒体集团·掌上兰州记者 曹勇